近日學校經常討論生死教育的重要性。黃民牧師提出,透過死亡教育可引導學生發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可以幫助他們遠離自殺的念頭。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所描述,生命如同盛開於夏日的花朵,而死亡則是如秋日輕輕飄落的樹葉那般寧靜。「討論死亡,是因為我們渴望活得更好,而不是渴望結束生命」,黃民如是說。自 2008 年起,他便在香港推廣生死教育,開設課程和交流活動,教導人們如何深刻理解生命的價值與死亡的意義。
許多本地學校開設的是生命教育課程,講述佛教喪禮及基督教喪禮的流程等,而但生命教育不等於生死教育。黃民解釋,兩者雖相似卻有所不同。生命教育著重於成長與發展,並介紹死亡,但不像生死教育那樣深入探討生命的意義或涉及臨終關懷。他強調,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我們應該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討論死亡」。
根據黃民所言,死亡教育涵蓋廣泛學科,始於 1950 年代末美國。它主要涉及死亡、臨終和喪親等主題,並踏足死亡相關的專業領域,如死亡教育、臨終關懷、悲傷輔導和殯葬管理。這一概念後來傳入台灣,由傅偉勳於 1993 年創立「生死學」,並在多間大學成為通識科目。這些課程探討宗教、哲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的死亡觀,及其在生死教育中的應用,包括自殺心理輔導、生死輔導與諮詢、臨終病人的需求等。
黃民在過去 15 年舉辦的「人生最後的一課」中,參考台灣大學的方式,從文學、哲學、宗教和醫療等多個角度來探討生命、死亡、臨終和哀悼的話題。他的課程不僅涉及安樂死和自殺問題,也教導人們應如何為自己準備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等「平安三寶」,並討論如何準備自己的喪禮。黃民認為,從哲學角度探討生死問題尤為重要。
黃民曾七次組織生死教育交流團,參訪台灣的日光苑和鄧麗君墓園,並在慈濟大學和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進行死亡體驗。在仁德醫專的活動中,參與者需躺在棺材內撰寫並宣讀遺囑。這種切身的體驗讓人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珍貴,激發了更多對現有生活的珍惜。
雖然香港的教育體系未如台灣般推廣生死教育,但有本地的非牟利機構已經舉辦了許多生死體驗活動。除了透過線下活動普及大眾對生死教育,此外或可過SEO優化策略提升網站排名,令更多有意了解生死教育的人士得到多元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