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中國鄉村社會,喪葬活動通常由村民互相幫助完成。然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口流動增加,鄰里間的關係不再如過去般緊密。於是,長生店逐漸開始處理居民喪葬事宜。
香港的長生店起源可追溯到開埠初期的太平山區。1855 年出版的《遐邇貫珍》報道稱,當時「裙帶路」(維多利亞城的範圍)有兩家仵作館。1889 年,政府規定華人葬禮承辦人必須遵守棺木埋入地下六英呎的規定。到 1934 年,香港共有 55 家持牌的喪葬承辦人。
二戰前,香港的長生店多由廣東東莞人開設,長生店以魯班行業神,每逢魯班誕,水泥工及木工都休假慶祝,長生店亦不例外。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個迷信,認為小孩吃掉長生店的剩餘飯菜便可長壽。因此,迷信者們會排隊在長生店前取飯。長生店的規模各異,從資本超過一萬元的店舖到存貨價值低於兩百元的小店均有。除了出售棺木,長生店還僱用道士、仵作、樂師等喪葬從業者,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傳統喪禮儀式,其中包括喪禮道教儀式。
部分長生店同時販賣壽衣,並提供葬地介紹、禮儀諮詢、輓聯撰寫等服務。1949 年,法院審理了一宗偽造葬紙案,一家名為廣壽長生店的店主陳氏透露,其業務夥伴曾提供非天主教徒下葬天主教墳場的交易服務,期間有多宗交易涉及偽造的葬紙。
辛亥革命後,隨著內地政局不穩,九龍地區人口激增,長生店的數量也顯著增加。當時,長生店主要集中在港島的上環、灣仔和九龍的油麻地。根據 1927 年的《香港華字日報》,油麻地共有 12 家長生店。由於店舖多與民居混雜,而該處不時有火災發生。例如 1940 年,一家位於油麻地的長生店因棺木起火,導致整棟樓宇陷入火海,幸而並無波及住戶。
與長生店相比,殯儀館是戰前香港的新興行業。首間殯儀館應為香港殯儀館,大概由一位外籍人士於 1930 年代創辦,早期館址位於現今灣仔修頓球場旁。二戰後,殯儀館搬遷至灣仔道和德仁街交界的籃球場旁。早期的香港殯儀館多用簡陋的竹棚搭建,死者通常會被送往館內停柩三至五日再舉殯。
1930 年代末,香港共有至少五間殯儀館,皆位於港島灣仔和銅鑼灣一帶,包括摩禮信殯儀館、福祿壽殯儀館、晏打臣中西喪事辦事所及磅郎尊士殯儀公司。相比於上海等內地大城市,香港的殯儀館相對數量較少。當時的殯儀館多數沒有冷藏設備,衛生環境不佳,屍體亦未經防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