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standing on top of rock mountain during golden hour

如何面對生命終站的來臨

面對生老病死各種事宜,相信很多人均不善於討論和提及。但其實經歷所有的人生大事均是人之常情,應該積極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若果自己或者親友不幸罹癌,得悉時必定會帶給病患巨大生理或心理的衝擊與生命威脅,總讓人感到震驚、懼怕、甚至無法置信而想逃避現實。確診後的精神衝擊可以透過「悲傷 5 階段」來理解,包括了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到最後慢慢地能夠接受事實。

在做好心理的準備後,就要面對如何治療癌症的方法。癌症治療根據癌症類型、分期及存活率不同,還有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數目,每位患者需要的治療方式都會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治療,它是利用電離輻射來治療病人。在腫瘤治療上,高能量的輻射可以殺死或破壞腫瘤細胞,並阻止它們繼續生長、分裂或擴散。放射治療可以單獨使用或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如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或賀爾蒙治療等。放射治療是一種局部治療,一般它只會影響被照射的身體範圍。治療過程通常需要數天或數週。

floating green leaf plant on person's hand

若治療效果不佳,最終不幸離世,作為家屬必會悲傷不已。在此時此刻,面對著許多後續殯儀事宜需要交付和辦理,必定感到難以顧及每個細節。首要之務就是先瞭解殯儀的基本概念,並選擇最合適家屬與往生者的殯儀服務。在挑選好適當的習俗與宗教儀式後,便聯絡殯儀服務公司,幫忙設計流程以及評估預算,從而選擇最適合的喪禮安排,為逝世的親人打點一切繁複的身後事項,好讓先人得以安息。

flag on house

到底去英國有什麼好

香港不少人都去了英國、正在準備去英國、或是想去英國,去移民或找工作。我本人就不知道英國有什麼好,明明經濟每況愈下,而且長年潮濕多雨,也沒有什麼東西好吃。

更要命的是英國人,自視甚高,講話總愛用些艱澀而冷門得理應只有牛津字典或學術論文上才會出現的詞語,不知道他們想要表達的微妙語義非必要用這些難字不可,還是他們純粹想要表現出自己文化水平高,不會像美國的市井之徒一樣只會用些普遍、通用的簡單字詞。

person walking on hallway

而且就像京都人一樣,你如果有什麼言論或行為讓他們不高興,英國人亦不會直接表現出來,而會用巧妙而婉轉的方式,對你冷冷地嘲諷。更不用說香港人始終是外國人、外來人、黃種人,亦是大英帝國過去殖民地上的人。到了英國你的地位可以有多高?香港人到英國最大的貢獻亦只是帶來外匯,將熱錢注入英國的經濟體系裡,如此而已。

people near Big Ben in London

不過如果真的要去英國,我還是可以就著英國買二手樓給一些建議。買二手樓有什麼好處?相比新樓樓花,二手樓是現成樓,不可能會有買到爛尾樓的風險,而且你可以親身到樓盤視察,從室內的保養狀況、樓宇外牆及基本設施,以至早午晚的日照及噪音水平,或鄰居是什麼人,都可以調查個夠。買二手樓不會像新樓樓花那樣,買入後一直到落成及收樓後,才知道樓宇最終的實際情況,如果到時出了問題或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就已經太遲。在驗樓的時間,記得要連上門驗窗一起做,驗樓結果有助你跟業主討價還價之餘,亦供你參考,判斷該物業到底值不值得買入。

time-lapse photography of city buildings

電動車熱潮與車位投資時機

儘管香港的道路規劃時常遭到市民詬病,但仍然無阻港人買車代步。由於一般汽油車車價豐儉由人,加上街上到處是加油站,香港暫時仍然是汽油車的天下。不過,隨著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電動車普及化,推出一些優惠電動車車主的政策,例如寬減汽車首次登記稅等,令更多人蠢蠢欲動更換電動車,望省回一大筆昂貴的油費。

政府本來目標在 2020 年,可以達到三成私家車屬於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雖然至今仍未達標,但可預估電動車在未來依然是大勢所趨。香港地少人多,要找到車位已非一件容易事,不少屋苑均須車主排隊輪候,或是抽籤,更遑論找到有設置電動車充電器的車位。本地電動車數量日增,對充電站有更大需求,可惜加設充電器有不少環境限制,導致市面上電動車位供應不足,電動車充電站分佈不均,九龍區擁有逾一千五百個充電車位,新界區亦有九百餘個,但港島區卻不足八百個。

aerial view of road beside body of water

長此下去,電動車的普及化必會遇到瓶頸,單靠政府提供的充電車位並不足以應付香港未來電動車使用率的上升趨勢,政府為此正在籌備新措施,鼓勵車主在私人樓宇停車場車位興建電動車充電位,其所推出的「EV 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正正希望資助車主安裝私人充電站的費用。

在車位供不應求之下,投資車位似乎是個不錯選擇。購買車位如同物業一樣,須做車位按揭壓力測試,另須注意不同類型車位還款期長短亦不同。假如想加裝充電設施為車位增值,最好選擇近柱、近牆等有蓋或半蓋車位,那就更方便加裝如站立式或懸掛式充電器。

white window-type air conditioner on wall

舊式大廈的強制驗窗計劃

在香港,不少共享辦公室都位處於日久失修的舊式大廈,所以共享辦公室的業主也難逃強制驗窗計劃。


強制驗窗計劃早於 2012 年開始全面實施。計劃推行了 9 年,屋宇署每年會抽樣選出目標樓宇參與這個計劃,這些樓宇的樓齡通常達 10 年或以上。屋宇署揀選的原則以風險為本,考慮的因素包括窗戶的現況、窗戶的維修記錄和窗戶失修的舉報記錄。


共享辦公室平時都是由營運商處理一切大小事務,一到了驗窗的時候,營運商的角色僅限於通知業主儘快驗窗,其餘一切驗窗事務都要交由業主跟進。很多業主都是第一次參加驗窗計劃,根本對驗窗報價、驗窗條例和驗窗流程一無所知。最令業主煩惱的是,驗窗公司往往誇大驗窗報價,業主被逼四出做資料搜集,務求找到收費最合理的承辦商。可是,這樣真的很費時間,再加上如果業主無法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驗窗,那就會受到檢控。

brown and white concrete building

一名業主較早前沒有遵從《建築物條例》(第123章),無視屋宇署發出的強制驗窗法定通知,結果遭屋宇署檢控,最終被法庭定罪及罰款約 $7,000元,而被告人所住的單位位於宋皇臺道一幢樓齡二十三年的商住大廈。因此,業主不要冒險逃避計劃,以身試法。

驗窗報價來說,根據屋宇署的網站,驗窗和修葺費用加起來不會超過 $2,000。就算共享辦公室要更換全部窗戶,總收費也不應該超過 $3,000。除了驗窗報價,業主還要留意驗窗師傅有沒有認可資格。屋宇署網站提供了部分專業學會/聯會/工會的網站,讓業主可從這些網站中找到合資格的驗窗人員。

幻愛 電影海報

【影評】《幻愛》現代社會的孤寂人心

影評評價《幻愛》是一部2020上映的香港愛情電影,由周冠威執導,演員蔡思韵、劉俊謙、鮑起靜主演,劇情講述個性善良憨厚的小學老師阿樂渴望愛情,但不敢跟人有進一步關係,直到某日在街頭遇見清新脫俗的欣欣,對她一見鍾情卻掙扎是否該說出自己是一名精神分裂症復原者的病史。而隨著阿樂病情復發陷入幻覺,欣欣的真實身分也讓兩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複雜。

幻愛 電影海報

影評評價《幻愛》是一部2020上映的香港愛情電影,由周冠威執導,演員蔡思韵、劉俊謙、鮑起靜主演,劇情講述個性善良憨厚的小學老師阿樂渴望愛情,但不敢跟人有進一步關係,直到某日在街頭遇見清新脫俗的欣欣,對她一見鍾情卻掙扎是否該說出自己是一名精神分裂症復原者的病史。而隨著阿樂病情復發陷入幻覺,欣欣的真實身分也讓兩人的關係變得更為複雜。

幻愛影評:能不能愛自己才是真的

我們總希望自身愛情能像童話故事那樣浪漫美好,不管是能幸運碰上心目中的理想對象,或者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都是許多人們內心的期待與渴望,然而在這個充滿殘酷與各種突如其來意外的現實世界中,很多時候事情卻不會朝我們原本想的那樣發展,而這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也成為電影《幻愛》藉由一段如幻似夢的愛情所要講述的主題。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評價好看嗎?

2020 年香港高先電影(Golden Scene)接連發行三部優秀的港產新片,不管是《叔·叔》老年同志承受的社會眼光、《金都》女性即將步入婚姻的迷惘,或者《幻愛》精神病患者的內心渴望,這些作品似乎都以愛情作為出發點,從不同社會議題的角度切入各個族群所面臨的困境,不僅能透過劇情引發觀眾內心的共鳴,也展現出香港本土電影創作者對於這片土地的關心。

作為《十年:自焚者》導演周冠威所執導的最新作品,《幻愛》改編自他在 2006 年根據精神病患者的戀愛困難所發想拍攝的短片《來自樓上的歌聲》,把故事聚焦在一位好不容易遇見心儀對象,卻因曾自己罹患思覺失調症的自卑感,以及不知道何時會復發的擔憂而無法踏出關鍵一步的男主角阿樂身上,把對於弱勢族群的心境描寫跟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愛情互相結合,帶來《幻愛》這部在看似通俗的外表背後也富有深厚情感的作品。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電影的片頭開場

《幻愛》故事開始於旺角的街頭,一位女精神病患突然在人群中脫下衣服,面對路人紛紛拿起手機拍攝,只有兩位男女願意挺身而出將周遭圍觀的群眾驅散,並在她身上覆蓋衣物,其中一位正是本片男主角阿樂,他馬上就對身旁這位同樣出手相助的女孩一見鍾情,雖然在一陣慌亂中阿樂錯過能跟她進一步交流的機會,但沒想到回家路上卻意外在電梯裡遇見這位女孩,得知她名為「欣欣」且住在自己樓上。

比起阿樂的害羞內向,欣欣活潑大方的性格馬上就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而成為男女朋友,只不過《幻愛》在這濃厚純愛電影風格的「剛好」之下,隨著兩人情感變得緊密,阿樂深藏內心的自卑也使他病情加劇,引發欣欣父親的不滿,直接導致了這段關係的崩毀。而有趣的是,上述大約 20 分鐘的片段僅僅是《幻愛》開場,後續阿樂試圖辨別在真實與虛幻之間飄移的愛情,才是《幻愛》整部電影的故事主軸。

幻愛電影的虛幻妄想

事隔六個月,阿樂在機構裡見到跟「欣欣」有著相同外貌的心理系研究生「葉嵐」,得知她才是自己當時在旺角遇見的女孩之後,觀眾才終於能確定《幻愛》電影前段無論是阿樂跟欣欣的純情戀愛、聽見樓上的吵架聲,乃至於他擔心欣欣可能無法接受自己病史,還有遭受欣欣父親言語汙辱等橋段,都只是渴望愛情的阿樂將「葉嵐」這位一見鍾情的女孩結合他過往的個人經驗與自卑心理所產生的妄想情節。

因此比起主題相對清楚明確的《叔·叔》,就如同《金都》在講述男女的婚姻關係之餘,也透過香港社會現況帶出現今人們對於「結婚」的掙扎和猶豫,這次《幻愛》同樣巧妙地以男女主角在片中所發展出來的情感,把電影表面上關於思覺失調與心理治療的主題向外延伸,呈現出受過傷的人對於愛情的畏懼與逃避,相信這個在現代都市社會日漸普遍的現象,《幻愛》將主要舞台設定在遠離市區的屯門,不管是有著獨特味道的火車月台、地下道,或者那個彷彿把人困住的井字型公屋,都能在角色和故事的搭配下讓觀眾通過回想起自身經驗而獲得更加深刻的感觸。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演員角色的愛情

《幻愛》片中男主角阿樂用「手機錄音」來判別當下情況的真假,不禁讓我想起《全面啟動》那顆不知道是否會停止轉動的「陀螺」。阿樂想像出來的欣欣純情可愛,能夠理解他、接受他的缺點與不足,而現實中的葉嵐雖然不如欣欣那樣般完美,但她作為一位心理系學生,卻也在研究阿樂的過程中成為支撐他走出幻想的對象,使阿樂逐漸把自己對欣欣的愛投射到葉嵐身上,通過關心這位真實人物來否定欣欣的存在。

其中《幻愛》一場兩人在阿樂家門前的戲非常關鍵,阿樂把葉嵐誤以為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欣欣對待,從最初無視、糾結到最後轉身給予一個深情的擁抱,不僅讓葉嵐意外得知阿樂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研究對象,更在那個瞬間體會到過去從來沒有人給過她的情感。我很喜歡《幻愛》葉嵐的人物設計,或許有人會因為她利用男人的行為對這位角色不屑一顧,但正是如此,面對總是跟自己抒發真實情感的阿樂,也讓過去只把感情和身體當作是利益工具的葉嵐,在不知不覺中跨越了那條心理治療師與病人的禁忌界線。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電影的現實與幻想

就表面而言,因為母親離世而失去情感寄託,認為自己不再被人所愛的阿樂,以及從小就在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能夠為了獲得利益付出一切的葉嵐,兩個孤單的靈魂能這樣互相吸引、結合在一起看似讓人羨慕,但因為在彼此作為醫生與患者身分關係的情況下,阿樂和葉嵐最終還是必須面對社會大眾與職業倫理的現實考驗,我們似乎也能把《幻愛》拿來跟其他同樣有著幻想元素的電影放在一起比較。

因此,並不完全像是《今夜,在浪漫劇場與妳相遇》《銀翼殺手2049》《雙面追緝》《小丑》這種人物面對質疑仍讓自己沉浸在幻想世界、以全然的感性浪漫來收尾的作品,《幻愛》反而更偏向前陣子上映的國片《怪胎》,藉由片中男女主角原本處在舒適圈中親密穩定的感情,在碰觸到整個社會與彼此的真實樣貌之後所產生的轉變,反映我們平時在愛情世界裡最常碰到且最難以否認的現實。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電影的現實與幻想

就表面而言,因為母親離世而失去情感寄託,認為自己不再被人所愛的阿樂,以及從小就在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能夠為了獲得利益付出一切的葉嵐,兩個孤單的靈魂能這樣互相吸引、結合在一起看似讓人羨慕,但因為在彼此作為醫生與患者身分關係的情況下,阿樂和葉嵐最終還是必須面對社會大眾與職業倫理的現實考驗,我們似乎也能把《幻愛》拿來跟其他同樣有著幻想元素的電影放在一起比較。

因此,並不完全像是《今夜,在浪漫劇場與妳相遇》《銀翼殺手2049》《雙面追緝》《小丑》這種人物面對質疑仍讓自己沉浸在幻想世界、以全然的感性浪漫來收尾的作品,《幻愛》反而更偏向前陣子上映的國片《怪胎》,藉由片中男女主角原本處在舒適圈中親密穩定的感情,在碰觸到整個社會與彼此的真實樣貌之後所產生的轉變,反映我們平時在愛情世界裡最常碰到且最難以否認的現實。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解析劇情的核心主題

到頭來,《幻愛》的思覺失調跟《怪胎》的強迫症一樣,只是用來帶出連結阿樂與葉嵐之間情感關係的「幻愛」,並代表著愛情的象徵隱喻。就像精神疾病會困擾著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讓他們產生沒有真實發生的幻覺,而在戀愛時陷入愛情的幻想世界裡,使得內心受到影響的我們不也同樣處於類似的狀態嗎?正因如此,《幻愛》才能以阿樂和葉嵐兩位角色把人們的孤獨與對於愛情的矛盾描述得這麼到位。

我們多麼希望有一天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能看見我們優點,並敞開心胸接受我們不完美的人,然而不僅現實總是殘酷無情,人心也是複雜難解,就算我們能鼓起勇氣去愛人、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情感,但在這個多變的世界上似乎還是遠遠不夠。表面上阿樂和葉嵐的分手原因看似是受到校方與醫界的施壓,但在《幻愛》故事後段,導演卻也以兩人不同的選擇告訴我們事情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的愛情難解矛盾

或許就如同兩人的感情是建立在阿樂因為無法忘記欣欣而把情感轉移給葉嵐,而葉嵐也因為這份不屬於她,但自己又從來沒感受過的真情而動心的不穩定平衡之上,看著《幻愛》兩位主角這段以「對欣欣的幻愛」作為基礎的關係,受到外界各種複雜因素影響而逐漸變質,也不禁讓我開始思考阿樂與葉嵐究竟是真心愛著對方,還是單純只是他們需要別人的關心與照顧?而同樣的,我們時常會因為看見一個人表面而對她抱持著美好的想像,但到頭來,真實的她是否真的是我們期待的那個模樣?

就我個人而言,完全可以體會《幻愛》主角阿樂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雖然當我們發現自己心目中這位沒有缺點的理想情人,其實背後不是原本所想的面貌,或者根本相距甚遠時,當下都能因為愛而輕易地說出那句:「我不介意。」但等到未來日子久了,兩人面臨更大的挑戰,當時沒有解決的矛盾便很容易就會在一瞬間全部爆發,徹底摧毀對方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就像《怪胎》片尾女主角陳靜在看清現實後的內心疑問:「該結束了嗎?在我們開始傷害對方之前。」或許這就是我們在愛情世界裡需要時常思考的問題。

幻愛 電影劇照

幻愛電影結局的意涵

在被迫和葉嵐分開所帶來的衝擊之後,《幻愛》片尾那場葉嵐與欣欣在家裡爭搶阿樂的戲,其實就只是阿樂潛意識與尚未放棄的葉嵐兩人之間的拉扯碰撞。或許葉嵐不斷告訴阿樂兩人的感情能夠打破現實社會的束縛,但就像阿樂自始至終愛的都是隱藏在葉嵐外表底下的欣欣,最終說是不喜歡葉嵐也好,為了她作為一位心理師的前途著想而狠心退出也罷,阿樂內心深處其實早已對「要不要重新接受葉嵐」這個兩難掙扎有了明確的答案。

因此儘管《幻愛》片尾以阿樂選擇跟葉嵐分手,使得為了阿樂放棄心理系學籍卻落得愛情、事業兩頭空的葉嵐,最終似乎也跟阿樂一樣沉浸在自己的「幻愛」之中收尾,但即便如此,或許是我們早就認清現實,知道在這殘酷世界兩人愛情終究無法開花結果,看著兩人最後只存在自己心裡的幻想畫面,《幻愛》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從天堂跌落谷底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失落、惆悵,以及自身孤寂的心理能被別人給了解的療癒,既揪心又讓人感到溫暖,留下久久不散的餘韻。

幻愛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幻愛》以思覺失調症與心理治療師的職責作為主題,不僅首次主演長片的男主角劉俊謙與去年曾在《返校》飾演殷老師的蔡思韵等主要演員表現優秀,導演周冠威以巧妙的鏡頭語言在幾場對手戲裡精準傳達出角色彼此之間不同情緒的情感交流,並利用黑夜中光暈襯托出角色身處都會叢林裡的內心孤寂,搭配上幾乎無可挑剔的音效呈現,都讓《幻愛》相當完整的故事能緊貼著當代社會的核心,能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取得亮眼成績,入圍三項金馬獎不是沒有原因。

真想像《怪胎》男女主角那樣,親自跟導演周冠威說一句:「你懂我!」到頭來,就如那頭阿樂夢裡的黑羊,原來大家都是一樣的啊,或許愛情終究是種不切真實的幻想,但《幻愛》這部電影並不是全然告訴觀眾儘管孤單寂寞,我們依舊可以在幻想世界裡找到自己能跟理想對象在一起的美好結局,而是不管現實與夢境的最終結果如何,重點還是在於我們能不能愛著自己,嘗試尋找我們能夠擁有的幸福與快樂,這才是真的。

幻愛 電影劇照

(轉載自:https://loory.tw/beyond-the-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