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討論移英讀書 職涯規劃找出前程

英國讀書移民 BNO」是近年的熱話之一,不少中學生父母的建議下前往英國修業。雖然學生離開了香港,但仍要考慮及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

本地慈善機構教育燃新一直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議題,自 2020 年起,他們更與陳廷驊基金會攜手合作,推行了 Future Education in Action(FEiA)項目,項目目的旨在推動價值導向的生涯探索教育。

學生在規劃及考慮未來的方向時,或會進行生涯規劃測試,藉此找出自己感興趣的職業。FEiA 與本地學校如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和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合作,讓參與的老師透過設計思維旅程,在學校推出豐富的活動,並建立能力的評估框架及學習檔案。這些活動讓學生有機會體會不同行業的工作環境,活動內容包括了設計溜冰鞋、改善社區公共空間、學習蠟燭工藝,藉此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興趣和強項,為未來的職業道路作好準備。

2020 年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建議在高小及初中階段展開生涯規劃教育,並加強校長和教師的專業培訓,為家長提供相關資訊。這項建議強調了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不僅局限於學術成就,而是涵蓋「自我發展」的整體概念。這意味著在個人的生活各階段,無論擔任何種角色,都應視為生涯規劃的一部分。

此外,「學校起動」計劃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協辦,提供了一系列多樣化的生涯規劃活動,如職業志向評估、行業體驗活動及模擬面試工作坊等,幫助中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社會的未來趨勢。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為他們提供了在求學階段接觸職場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對職業世界有更具體的了解。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全面且多元化的,不僅限於學術成就,更應該著重於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包括個人興趣、專業技能和核心價值觀。通過這樣的教育模式,學生可以在探索自我和職業道路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和靈活性,從而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Comments are closed.